
《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2019年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中,强化对“两增”目标的考核,全年努力完成“单户授信总额10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较年初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较年初增速,有贷款余额的户数不低于年初水平;并将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容忍度放宽至不高于各项贷款不良率3个百分点等。
转折点在今年4月。4月12日,石墨文档宣布获今日头条领投的近亿元B轮融资,而后者此次也成为了前者的第一大股东。5天后,在腾讯TIM产品上孵化一年的腾讯文档正式上线,pony马转发说“八年的需求实现了”。让人始料未及的是,两者爆发了口水战。石墨文档认为,腾讯文档“长期研究和重点参考”了他们的产品。彼时,腾讯文档负责人鄢贤卿接受36氪专访时否认了这一说法,“这只是误会。”日前,石墨文档创始人吴洁接受36氪专访时也说道,“这个话题没什么好说的了,两个产品打法不太一样,未来会有所区分。”在口水战之外,外界可能还想了解今日头条为何投资了石墨文档?“先是他们用我们的产品,然后他们投资部找到我,”吴洁回忆当时的情景,“战略认同高度一致,后面的投资谈的很快。”
拿到腾讯领投的B轮投资之后,趣头条一方面继续投入补贴获客,另一方面开始建设内容体系,但在调性上,谭思亮始终坚持优先满足三线以下城市人群的喜好,无视外界标签的误解。用户是健忘的。今日头条已诞生6年,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家资讯巨头是从内涵段子、搞笑囧途等内容产品起家的,在那个传统媒体与门户网站主导内容的时代,倡导算法的今日头条不设主编,不搞推荐,低俗内容停留在火车站人群阶段。那个时候,今日头条成为大众竞相攻击的靶子,所背负的争议不亚于今天的趣头条。
这个积分运营机制,在微信群与朋友圈等社交平台的助力下,最大化放大了势能。这种社交裂变的玩法并不新鲜,只是,区别于一众阳春白雪的互联网产品,同拼多多一样,趣头条社交裂变于下沉市场。增长策略奏效了。2018年3月完成腾讯领投的B轮融资前,趣头条注册用户已超过7000万,月活用户近3000万,日活用户已超过1000万,此时,距离产品上线不足两年;截止2018年8月,月活和日活用户相比前一阶段均已翻番。
过去几年,打车、外卖、共享单车等互联网战场早就上演过补贴大战。面对媒体,谭思亮曾经发出天问,“为什么不把补贴给到用户自己呢?”他认为,很多大互联网公司的补贴打法都值得借鉴,如Airbnb的邀请机制,邀请一位朋友注册,平台奖励25美元。趣头条的种子用户是通过亲朋好友互相推荐发展而来的。在产品端,趣头条建立了一套用户忠诚体系——任务机制与金币激励,用户所有的行为都可以转化成金币,包括阅读、点评、邀请好友、分享朋友圈。
4、信用卡(信用卡+花呗+白条)日常在2000元以内我日常消费都会根据预算使用信用卡,尽可能不使用现金,因为我的所有资金至少都放在货币基金里。微信里有钱,我就转入零钱通,支付宝有钱就转入余额宝,银行的紧急备用金也放在银行的货币基金里。让每一分钱都不能白白躺在账户里。每个月底算出下个月应付信用卡的钱,这些消费基本都是家庭生活用品、书籍、孩子文具玩具、奶粉、面包等。